资讯中心
资讯详情

KOL深度分析报告:食贫道 ——一位用镜头记录世界、用深度内容构建价值的现象级创作者

食贫道
饼叔
美食UP
发布
42
报告机构:Social Research | 报告时间:2025-11-12 11:21:13
本报告由数说Social Research生成。如您也希望对具体KOL进行账号分析,现在就用数说Social Research试试吧!

本文目录

1、KOL账号基本介绍与定位

2、观众画像

3、平台分布及数据表现

4、内容策略

5、代表作/爆款视频分析:《迷失东京》

6、涨粉策略

7、商业模式与商单情况

8、矩阵账号情况

9、总结与建议

 

1. 执行摘要

本报告对知名KOL“食贫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食贫道由前央视记者“饼叔”张竣创立,凭借其高质量、深度纪实的人文美食纪录片内容,在B站平台确立了独特的KOL地位。其内容以美食为切入点,深度探索全球各地的文化、社会议题和人情冷暖,展现了独特的“中国视角讲述世界故事”的叙事方式。

核心发现包括:食贫道拥有高度忠诚、高素质的观众群体,他们对深度内容和独立思考有着强烈的需求;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于通过高质量的深度内容实现了商业价值,尤其是在B站平台通过“充电专属”模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9,10] 同时,其内容也面临着高制作成本、跨平台适配性差异以及内容争议等风险。 [28]

本报告详细阐述了食贫道的账号定位、核心观众群体特征、各平台数据表现、独特的内容策略、代表作《迷失东京》的成功因素、涨粉策略、以B站充电模式为主的商业化路径及合作品牌情况。最后总结了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运营建议,旨在为“食贫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KOL账号基本介绍与定位

“食贫道”由前央视记者张竣(人称“饼叔”)于2018年前后创立。 [12,20] 张竣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担任央视驻俄罗斯首席记者,拥有丰富的调查和战地记者经验,这为其内容创作提供了深厚的专业积淀。 [19,21] 目前,“食贫道”以独立团队形式运营,未发现有MCN机构参与。 [22]

KOL档案
  • 核心人物: 张竣(饼叔)
  • 背景: 前央视记者、战地记者 [25]
  • 核心平台: B站 (bilibili)
  • 账号简介: “大家好,这里是食贫道的唯一官方频道。正能量硬核美食博主 欢迎各位关注我们” [13]

2.1 KOL账号定位

“食贫道”的核心定位是 “硬核人文美食纪录片博主” 。 [33] 其内容以美食为切入点,但远不止于美食,而是通过美食这一载体,深度探索全球各地的文化、社会议题和人情冷暖。 [33,7] 其内容风格强调纪实性、深度、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考。与其他美食博主相比,“食贫道”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 专业记者视角
创始人深厚的调查记者背景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专业性和独特视角,能够深入挖掘并呈现复杂议题。 [11,16]
  • 电影级制作水准
无论是画面、剪辑还是配乐都堪称精良,被用户誉为“纪录片级”制作,提供极致的视听体验。 [32]
  • 独特的叙事方式
以“中国视角讲述世界故事”,其内容不仅是观察,更包含着深度的思考和价值观的传递,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3. 观众画像

通过对B站和抖音等平台用户评论的综合分析,“食贫道”的观众画像呈现出高度聚焦和成熟的特征。他们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更是深度思考和价值共鸣的参与者。

3.1 人口统计特征

  • 年龄与阅历
观众年龄主要集中在 25-45岁 之间。这一群体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济基础,对深度内容和独立思考有更高的需求。
  • 教育与认知
普遍具有 较高学历 和 独立思考能力 。评论中频繁出现的对社会议题、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探讨,表明观众具备优秀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
  • 地域分布
推测观众主要集中在 一二线城市 。这些地区的用户通常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与“食贫道”的内容调性高度契合。

3.2 兴趣偏好

“食贫道”观众的兴趣偏好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呈现出对知识和深度的强烈渴求。

  • 深度人文与社会议题: 对全球文化、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现象、历史背景等有浓厚兴趣,并期待内容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 高质量纪录片式内容: 偏爱制作精良、信息量大、叙事严谨的深度专题片,而非快节奏、碎片化的娱乐内容。用户普遍评价其内容为“真纪录片级,一个半小时全程跟进新话题新场景新人物,一点没有车轱辘话。”
  • 批判性思维与价值观共鸣: 欣赏内容中蕴含的批判性视角,尤其是从中国视角出发对世界现象的解读。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固有观念的内容,并积极参与相关讨论。
  • 探索精神与全球视野: 对异域风情和环球旅行充满向往,渴望通过“食贫道”的镜头看世界。抖音评论中“我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日本”、“有生之年真想出国浪一圈啊”等高赞评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3 互动行为与讨论焦点

观众的互动行为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和忠诚度。他们不仅是内容的被动接收者,更是价值的共创者和传播者。

  • 高度认可与赞扬: 用户普遍认可其内容的“纪录片级”质量,并对“饼叔”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的辛勤付出表达敬佩。
  • 强烈的付费意愿与忠诚度: 观众对“充电视频”表现出极高的付费意愿,认为其物超所值。大量评论如“B站只充电过食频道”、“唯一一个心甘情愿每个月续费的充电频道”都证明了其极高的用户粘性。
  • 积极参与内容共创: 观众不仅消费内容,还积极提出内容建议,如希望拍摄日本大阪、韩国宗教等主题,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感和期待感。

 

4. 平台分布及数据表现

“食贫道”在多个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均有布局,但其影响力核心高度集中于B站,其他平台则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用户反馈特点。

4.1 各平台粉丝数

  • B站 (Bilibili): 作为核心阵地,截至2025年3月,粉丝数已达 748.5万 。 [19] 这里是其内容付费模式的主战场,也是用户互动最活跃的社区。
  • 微博 (Weibo): 截至2025年3月,粉丝数为 447.8万 。 [24] 微博作为信息广场,更多承担了内容宣发和热点讨论的功能。
  • YouTube: 拥有 6.82万 订阅者。 [13] 作为面向国际的平台,其粉丝基数相对较小,但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 抖音 (Douyin): 官方粉丝数相对较少,但一个关键发现是“饼叔为什么抖音粉丝这么少啊”的用户疑问。 这表明其品牌认知度与其平台粉丝量存在差距,内容可能更依赖UGC的二次传播。

4.2 各平台数据表现

B站:深度内容与商业成功的典范

B站是“食贫道”商业价值的核心体现。其“充电专属”视频模式大获成功,截至2025年5月,已有超过 242万 人次为其付费,累计充电收益估算突破 2900万元。 [15,26] 代表作《迷失东京》播放量超2350万,充分证明了B站用户对高质量深度内容的付费意愿。 [8]

抖音:UGC传播力大于PGC

在抖音平台,一个显著现象是UGC(用户生成内容)的互动量远高于官方发布的PGC(专业生成内容)。例如,用户自发发布的与东京旅行或台湾话题相关并提及“食贫道”的视频,互动量可达10万级别,而官方发布的《萨普》视频互动量约为2.5万。 这表明“食贫道”的品牌理念通过用户二次创作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但官方账号的短视频运营策略仍有优化空间。

4.3 平台特点分析

各平台迥异的生态决定了“食贫道”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差异:

  • B站: 天然的 长视频 和 深度内容 社区土壤,与“食贫道”的内容策略高度契合。 [29] 独特的“充电”机制为其提供了直接且可持续的商业变现路径,形成了“优质内容 -> 用户付费 -> 再投入创作”的良性循环。 [30]
  • 抖音: 以 短视频算法推荐 为核心,用户习惯快速消费、娱乐化的内容。这导致“食贫道”的深度长视频难以直接获得高互动,反而其内容理念和片段通过UGC形式更易传播。这揭示了其在抖音的官方运营策略与平台特性的适配性问题。
  • YouTube: 作为国际化平台,虽然当前粉丝和播放量有限,但其全球用户基础为“食贫道”的 国际化叙事 提供了巨大潜力。未来的增长将依赖于更精细的本地化运营,如多语言字幕、跨文化选题等。 [12]

 

5. 内容策略

“食贫道”的成功根植于其独特且一以贯之的内容策略。该策略以“以导向为魂,以内容为王”为核心原则 [36] ,通过纪录片式的深度内容,构建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

5.1 内容策略核心支柱

  • 内容类型:纪录片式Vlog
融合Vlog的真实个人视角与纪录片的深度和专业性,其内容涵盖全球人文探索、社会观察及美食文化挖掘。主要系列包括《全球大宝荐》和《小城夜食记》。 [40,41]
  • 选题策略:深度与争议并存

倾向于选择具有社会深度和人文关怀的议题,如日本“失去的三十年”、韩国邪教、南美毒品问题等。 [35] 采用“不预设答案,带着问题寻找故事”的创作方法,不回避敏感话题,敢于触及社会痛点。 [38]

  • 呈现方式:电影级制作与长视频叙事
拥有“百万级摄影、千万级后期”的专业制作水准,以长视频(通常2-5小时)为主要形式,提供多层次、引人深思的内容体验。 [44,40] 通过“饼叔”的个人体验和深度访谈,构建引人入胜的叙事。

5.2 内容发布与节奏

考虑到深度纪实内容的制作周期较长,“食贫道”的内容发布频率相对较低。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模式保证了每一部作品的质量。对于核心商业模式所在的B站“充电专属”内容,团队承诺维持 每月一次 的更新频率,以保障付费用户的权益和体验,这种稳定的预期管理是维持高用户忠诚度的关键。 [44]

 

6. 代表作/爆款视频分析:《迷失东京》

《迷失东京》不仅是“食贫道”的代表作,更是其商业模式成功转型的里程碑。这部作品的成功,集中体现了其内容策略的全部优势。

6.1 视频内容分析

  • 选题与创意: 视频聚焦日本“失去的三十年”背景下的东京社会,通过采访黑帮、陪酒女、AV演员、“孤独死”清扫员等边缘群体,深刻揭示了繁华都市背后的孤独感与社会问题。 [43] 创意性地使用流浪汉的独白作为串联线索,将破碎的个体故事融合成一幅完整的时代画像,极具感染力。 [27]
  • 拍摄与剪辑: 视频呈现出电影级的制作水准。摄影师兼剪辑师阎汁儿的天赋被广泛认可,流畅的转场、张弛有度的节奏控制,将长达两小时的内容编织得引人入胜。 [42]
  • 文案与主题: 文案深刻而富有哲理,探讨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异化、都市孤独感等深层议题,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28]

6.2 数据表现分析

《迷失东京》的数据表现堪称现象级:

  • 播放量: 在B站获得超过 2350万 的播放量,远超同类纪录片。 [8]
  • 付费表现: 上线7小时付费即超过 100万 元,最终吸引了超过 242万 人次付费充电,预计总收益达 2904万 元,而其制作成本仅为 40万 元。 [18,15,27] 这一惊人的投入产出比,验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 用户互动: 视频引发了海量弹幕和评论讨论,大量用户表示被内容深深打动,甚至“看哭了”,形成了强大的情感连接。 [27]

6.3 成功因素分析

  • 内容稀缺性与深度
在短视频泛滥的当下,深度纪实内容成为稀缺品,精准满足了用户对知识和思考的渴望。 [43]
  • 专业制作与情感共鸣
电影级的制作水准提供了极致的视听体验,而对社会痛点和边缘群体的关注则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42]
  • 付费模式与平台契合
B站的“充电”模式为优质内容提供了直接变现的渠道,形成了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良性循环。 [31]
  • KOL个人品牌与信任
“饼叔”的专业记者背景和长期积累的口碑,构建了强大的用户信任,使用户坚信其内容价值,从而愿意付费。 [43]

 

7. 涨粉策略

“食贫道”的粉丝增长并非依赖于短期投机或热点炒作,而是一个基于高质量内容、深度用户互动和有效渠道利用的长期、有机增长过程。

7.1 内容优化驱动增长

内容是涨粉的核心引擎。“食贫道”通过以下方式持续优化内容,吸引并留存粉丝:

  • 坚持高质量产出: 始终坚持“以导向为魂,以内容为王”的创作原则,每一部作品都力求在思想深度和制作水准上达到极致,从而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品牌口碑。 [40]
  • 长视频策略增强粘性: 在短视频时代反其道而行,坚持制作长视频。这种策略虽然更新频率低,但能为核心粉丝提供沉浸式的深度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38]
  • 选题的前瞻性与独特性: 不断探索具有社会深度和人文关怀的新颖选题,保持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持续为观众带来认知增量。 [39]

7.2 互动营销巩固社群

“食贫道”深谙社群之道,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方式,将观众转化为忠实的粉丝:

  • 深度评论区互动: 积极在评论区与用户进行深度讨论,回应疑问、听取建议,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增强归属感。
  • 直播分享幕后: 通过直播形式分享拍摄经历和幕后故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用户更深入地理解内容创作的艰辛与乐趣。
  • 口碑驱动的自发传播: 高质量的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大量粉丝在看过视频后,会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安利”和推荐,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吸引了大量新用户。

7.3 渠道推广扩大影响

“食贫道”的渠道推广策略内外兼修,有效扩大了其内容的触达范围:

  • 善用平台机制: 充分利用B站对优质内容的推荐算法,以及“充电专属”功能带来的独特曝光机会,实现站内流量的有效获取。 [31,46]
  • UGC二次传播: 其内容片段和金句在抖音、微博等平台被用户广泛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虽然官方账号在这些平台表现平平,但UGC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其跨平台品牌知名度。
  • 品牌合作曝光: 与理想汽车、VIVO等品牌的合作,不仅带来了商业收益,品牌方自身的宣传渠道也为“食贫道”带来了额外的曝光和新用户。 [45,35]

 

8. 商业模式与商单情况

“食贫道”的商业模式是其内容生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成功地在保持内容独立性与实现商业价值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8.1 商业模式构成

“食贫道”的收入来源多元,但核心高度依赖其高质量内容产生的直接价值。

商业模式 描述 示例
内容付费 (核心) 用户通过B站“充电专属”功能,按月付费观看独家深度纪录片。这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用户支付10-12元/月成为“大开大合”会员,观看《迷失东京》等作品。 [31]
品牌定制合作 品牌方提供赞助,在视频中进行与内容调性相符的软植入或主题合作。 理想汽车赞助“穿越新大陆”南美系列,VIVO手机品牌合作。 [33,35]
平台基础奖励 B站等平台根据内容质量、播放量等指标给予创作者的创作激励。 B站创作激励计划。 [14]
内容授权/销售 将已制作完成的优质内容授权给其他平台或机构进行播放。 《小城夜食记》第二季被授权至中东平台播放。 [40]

8.2 合作品牌分析

与“食贫道”合作的品牌通常看重其内容的深度、专业性以及背后高素质的受众群体。

  • 理想汽车: 赞助“穿越新大陆”南美系列。 [33] 理想汽车的目标用户是注重生活品质、有探索精神的家庭用户,这与“食贫道”观众画像高度重合,实现了精准营销。
  • VIVO: 通过在视频中展示手机强大的拍摄功能,与“食贫道”的纪实拍摄风格无缝结合,有效触达了追求影像质量的年轻用户。 [35]

这些合作的共同点在于,品牌诉求与内容创作能够自然融合,而非生硬植入,从而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8.3 观众反响

观众对“食贫道”商业行为的反馈是其模式成功的试金石。总体来看,反响极为正面:

  • 对付费内容的高度认可: 用户普遍认为其付费内容“物超所值”。大量评论如“食贫道的纪录片是破站唯一值得付费观看的视频”,“我甚至觉得一个月充那点钱比上影院值多了”,直接反映了用户对其内容价值的高度肯定。
  • 对商业合作的理性看待: 只要品牌合作不损害内容质量,观众普遍持支持态度。他们理解高质量创作需要资金支持,并认可“食贫道”在选择合作品牌时的审慎。
  • 对“恰烂饭”的批判: 观众对纯粹追求流量、忽视内容质量的商业行为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这反向巩固了他们对“食贫道”这种以质取胜模式的认同。

8.4 营收估算与商业价值

“食贫道”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惊人的营收数据上,更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信任。据估算,仅B站充电一项,其2024年累计收益已突破 2300万 元,2025年截至5月更是达到了约 2904万 元。 [17,15] 这些数据证明,“食贫道”已经成功将高质量内容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个“站着挣钱”的范本。

 

9. 矩阵账号情况

基于现有公开信息, 未发现明确由“食贫道”官方运营或承认的矩阵账号 。在相关行业分析中,虽有提及“影视飓风”等头部UP主孵化如“@亿点点不一样”的矩阵账号,但无证据表明“食贫道”采取了同样策略。 [23]

9.1 账号列表

目前无法提供由“食贫道”官方运营的矩阵账号列表。其内容传播更多依赖主账号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在其他平台的自发二次传播。

9.2 运营策略推测

“食贫道”当前似乎采取了 聚焦主账号、深耕内容质量 的策略,而非广撒网式的矩阵运营。这可能基于以下考虑:

  • 保证核心内容质量: 深度纪录片的制作耗费巨大精力,分散资源可能导致主账号内容质量下滑,损害核心品牌价值。
  • 强化品牌效应: 集中所有资源打造一个超级IP,有助于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更深刻、更统一的品牌认知。
  • 风险控制: 运营单一账号的风险相对更可控,避免了因矩阵管理不善而引发的潜在问题。

未来,若“食贫道”考虑矩阵化运营,可能会围绕主品牌,孵化更垂直、更轻量化的子账号,以覆盖更广泛的兴趣圈层,但这仍属于推测范畴。

 

10. 总结与建议

“食贫道”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定位、极致的质量追求和成功的商业探索,在竞争激烈的KOL生态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其成功不仅是个体案例,更对整个内容创作行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0.1 优势总结

  • 内容稀缺性与深度
以独特的纪录片式人文内容,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深度内容的渴求,构筑了难以复制的内容壁垒。
  • 专业背景与个人魅力
创始人“饼叔”的前央视记者背景为其内容提供了权威性与独特视角,个人魅力也凝聚了大量粉丝。 [37]
  • 高制作水准
电影级的拍摄与剪辑极大地提升了内容的观赏性和传播力,是吸引并留住用户的关键。 [42]
  • 忠诚高质的受众群体
培养了一批高粘性、高付费意愿、高思考能力的粉丝,构成了其商业模式的坚实基础。 [43]
  • 成功的商业模式
通过B站的“充电”模式,成功将内容价值转化为商业收益,实现了创作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43]

10.2 不足与挑战

  • 高昂的制作成本与周期
深度纪实内容的高投入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和时间压力,如何实现规模化、可持续的产出是一大挑战。 [35]
  • 跨平台适配性差异
在B站的成功模式难以直接复制到以短视频为主的抖音等平台,跨平台影响力转化效率有待提升。
  • 内容争议风险
涉及敏感社会议题虽然能引发深度讨论,但也带来了潜在的内容审核和舆论争议风险。 [32]
  • 付费内容的可持续性
商业模式高度依赖付费内容,如何持续产出满足用户高期待的独家内容,是维持付费用户留存的关键。 [34]

10.3 运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为“食贫道”的未来发展提出如下简要建议:

  1. 深耕内容护城河: 继续投入高质量深度内容的制作,探索访谈、评论等新内容形式,强化品牌不可替代性。 [33]
  2. 优化跨平台策略: 针对抖音等平台特性,探索短视频剪辑和传播方式,提升粉丝转化效率。考虑YouTube内容的精细化本地化运营,扩大国际影响力。 [47]
  3. 多元化商业探索: 在稳固充电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文创周边、线下活动、深度游学等符合品牌调性的商业合作,实现收入多元化。 [14]
  4. 强化社区互动: 利用直播、问答等形式,加强与核心粉丝的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和忠诚度,构建更稳固的社群。
  5. 审慎管理内容风险: 在选题和叙事上,继续平衡深度与风险,在保持批判性思考的同时,注重传播的艺术和策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延展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数码视频自媒体账号“影视飓风”全拆解(含数据表现+商业模式)》

《商业财经KOL“小Lin说”全景深度分析报告》

 


本报告由数说Social Research生成。如您也希望对具体KOL进行账号分析,现在就用数说Social Research试试吧!

引用资料

[7] 食贫道是软宣传吗? : r/China_irl. https://reddit.com/r/China_irl/comments/1hausww/食贫道是软宣传吗

[8] 食贫道'人间喜剧':是纪录片还是新形态?深度解析其成为 ....(2025-05-04) https://sohu.com/a/891979103_122094388

[9] B站盈利,年轻人的春天终于来了?.(2025-02-26) https://21jingji.com/article/20250226/herald/999fcc92218dd0e6916dbdc9e9ebab40.htm

[11] B站举办2024年百大UP主颁奖典礼,食贫道获年度原创栏目奖.(2025-01-06) https://ctdsb.net/c1742_202501/2345704.html

[12] “食贫道”美食视频特征及效果研究.(2025-09-08) https://pdf.hanspub.org/jc_3041046.pdf

[13] 食贫道. https://youtube.com/@shipindao

[14] 从VLOG到纪录片,大V扎堆儿做起“社会实验”.(2025-08-18) https://21jingji.com/article/20250818/herald/3682702a47a518f305286be598dfcce8.ht

[17] B站加码视频播客赛道,意欲何为? - 山东财经网.(2025-07-25) http://sdenews.com/html/2025/7/377389.shtml

[18] 我们聊了“食贫道”的27个充电用户,关于他们会为什么样的 ....(2023-12-12) https://jiemian.com/article/10527708.html

[19] 食贫道. https://baike.baidu.com/item/食贫道/57022664

[20] 食贫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食贫道

[21] 不想当战地记者的up主,不是好美食家.(2020-10-09)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3598810

[22] 影视飓风:从顶流UP主,到年入过亿的内容公司.(2025-04-25) https://digitaling.com/articles/1347429.html

[23] B站UP主变现小拐点:三种路径,一个底色.(2024-02-20) https://m.36kr.com/p/2656288717619462

[24] 一条视频创收200W,但UP主难做内容付费. https://woshipm.com/operate/5965519.html

[25] 食贫道主理人饼叔自述:靠纪录片营收千万我们的长视频为何 ....(2025-04-10) https://m.ebrun.com/576805.html

[27] 我们聊了“食贫道”的27个充电用户,关于他们会为什么样的内容付费_腾讯新闻.(2023-12-14) https://news.qq.com/rain/a/20231214A096FZ00

[28] 一条视频创收200W,但UP主难做内容付费-36氪. https://m.36kr.com/p/2575986438170248

[29] B站催熟商业化,UP主和平台谁先能吃饱?.(2024-03-0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3-08/detail-inamrnvn7056079.d.html?from=wap

[30] 食贫道,凭啥让百万B站用户为他花钱.(2025-03-11) https://digitaling.com/articles/1304764.html

[31] B站UP主变现小拐点:三种路径,一个底色_腾讯新闻.(2024-02-20) 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220A02IO300

[32] 食贫道‘人间喜剧’:是纪录片还是新形态?深度解析其成为现象级付费视频的秘密.(2025-05-04) https://sohu.com/a/891979103_122094388

[33] 食贫道主理人饼叔自述:靠纪录片营收千万 我们的长视频为何受欢迎? - 零售 - 亿邦动力.(2025-11-12) https://m.ebrun.com/576805.html

[34] 我们聊了“食贫道”的27个充电用户,关于他们会为什么样的内容付费|界面新闻 · JMedia. https://jiemian.com/article/10527708.html

[35] 从VLOG到纪录片,大V扎堆儿做起“社会实验” - 21经济网.(2025-08-18) https://21jingji.com/article/20250818/herald/3682702a47a518f305286be598dfcce8.html

[36] 从“食贫道”说起,在B站如何做纪录片.(2024-12-29) https://163.com/dy/article/JKJTNHVP0514ECSV.html

[37] 影视飓风食贫道_牛客网.(2024-11-18) https://nowcoder.com/feed/main/detail/a8e1cd0ced7f42f7b1826a654e19cc97

[38] 食贫道主理人饼叔自述:靠纪录片营收千万,我们的长视频为何受欢迎?|新榜洞察.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3381707257849014

[39] 怎么评价好看不火的B站美食up主食贫道? - 知乎. https://zhihu.com/question/315953178

[40] 食贫道主理人饼叔自述:靠纪录片营收千万,我们的长视频为何受欢迎?_腾讯新闻.(2025-04-07)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07A05TEU00

[41] B站vlogger城市沙龙,听食贫道、极地手记等vlogger分享创作心得! - 哔哩哔哩. https://bilibili.com/read/cv3297009

[42] 从“食贫道”说起,在B站如何做纪录片. https://163.com/dy/article/JKJTNHVP0514ECSV.html

[43] 百万人投喂2000万,只为看一个“美食up主”?B站这是有了自己的《十三邀》啊-品玩.(2024-11-03) https://pingwest.com/a/299686

[44] B站的“充电专属”视频,出了个单月收益200万元的爆款. https://163.com/dy/article/IL9461UO051794MG.html

[45] 全面接入B站商业三大平台,提供B站广告投放专属AI解决方案.(2025-08-01) https://m.bilibili-ad.com/zixun/768.html

[46] 广告、游戏业务带动全面盈利,但B站商业化仍未到“完全体”.(2025-03-01)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60e3010fef6cae8b2a48bdc

[47] 抖音运营实战教程:5 种抖音推广方式,终于有人说清楚了.(2024-02-0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1114646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咨询
客服咨询
工信部粤ICP备15073179号Copyright © 2025 广州数说故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