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执行摘要
本报告对兰蔻品牌在2025年3月至9月期间的社交媒体营销表现进行了深度解析。数据显示,兰蔻通过一套整合且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成功维持了高品牌声量和互动。核心发现包括:
- 明星效应驱动声量,但互动效率分化: 明星代言(尤其是张凌赫)是品牌声量和互动量的核心引擎,特别是在微博平台。然而,“追星文”虽贡献了超80%的声量,互动量占比却不足20%,显示出大量浅层互动。相比之下,抖音以仅5%的声量贡献了超过50%的互动量,互动效率极高。[15]
- 内容营销策略升级,PGC互动效率显著提升: 兰蔻的“内容营销广告”和“生活记录”类内容,尤其在抖音和种草平台,以不到12%的声量撬动了超过66%的互动量。这得益于其将产品融入剧情短剧、生活Vlog和美妆教程等高共鸣性内容中,实现了从单纯依赖粉丝应援到主动引导深度互动的战略转变。[15]
- 品牌调性通过文化艺术跨界得到丰富和深化: 兰蔻通过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浦东美术馆等机构的合作,将品牌与艺术、历史深度绑定,不仅提升了品牌格调,也通过张凌赫“语音讲解员”等创新形式,为品牌注入了深厚的文化价值,有效吸引了更广泛的高端用户群体。[76,67]
本报告将详细拆解兰蔻的主要营销Campaign,评估达人营销效果,并结合竞品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品牌提升社媒影响力、用户参与度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1. 品牌与产品线介绍
1.1 品牌背景与发展历程
兰蔻(Lancôme),作为法国国宝级的化妆品牌,由Armand Petitjean先生于1935年创立。[21,27] 品牌名称的灵感源自法国中部一座名为Lancosme的古堡,创始人Petitjean先生为便于发音,巧妙地用法式长音符号替代了“s”字母。[31] 由于城堡周围遍植玫瑰,充满浪漫意境,玫瑰花便成为了兰蔻品牌的永恒象征,寓意女性如玫瑰般拥有各自独特的姿态与魅力。[32]
品牌创立之初,以五款惊艳的香水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一举成名,承载着创始人在当时被美国品牌垄断的全球市场中重振法国美妆雄心的愿景。[28,33] 随后,兰蔻迅速将业务拓展至护肤与彩妆领域。1964年,兰蔻被欧莱雅集团收购,成为其高档化妆品部的核心力量,开启了全球化扩张的新篇章。[23,35] 至今,兰蔻已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0名美妆顾问,致力于为全球女性“创造无限可能的美丽新世界”。[26,29]
1.2 核心产品线及明星单品
兰蔻的产品矩阵覆盖护肤、彩妆和香水三大领域,并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打造了多个享誉全球的明星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品类 | 核心系列 | 明星单品 | 核心卖点 |
---|---|---|---|
护肤 | Génifique (小黑瓶系列) | 第二代小黑瓶精华、发光眼霜 | 肌底修护、激活年轻、改善细纹、维稳强韧。作为肌底液,可促进后续产品吸收。[19,33] |
Absolue (菁纯系列) | 菁纯面霜、菁纯眼霜 | 顶级抗老、蕴含珍稀玫瑰提取物、紧致淡纹、滋养修护。[20,36] | |
Hydra Zen (水分缘系列) | 大粉水 (清滢柔肤水) | 入门级保湿、舒缓镇静、质地丰润、适合干性及敏感肌肤。[22,33] | |
UV Expert (小白管防晒) | “小白管”防晒乳 | 高倍防护、轻薄不油腻、养肤防晒合一。[3,2] | |
彩妆 | L'Absolu Rouge (菁纯唇膏) | 菁纯丝绒雾面唇膏 | 色彩饱和、质地滋润、妆感高级。热门色号如#196朱砂橘、#888小野莓。[34] |
Teint Idole (持妆系列) | 持妆粉底液、水光气垫 | 长效持妆、轻薄服帖、打造“妈生好皮”水光肌。[1] | |
香水 | Idôle (唯我系列) | Idôle 唯我香水 | 清新花香调,瓶身纤薄现代,象征独立、自由的女性力量。[57,58] |
1.3 品牌调性与核心价值观
兰蔻的品牌调性完美诠释了“法式优雅与浪漫”,其核心在于“高贵却不高调”,致力于为女性提供“最温柔的保护和最平实的体贴”。[30,55] 品牌相信,真正的美丽源于“身、心与灵魂和谐融为一体”,是一种被唤醒的意识。[55]
作为欧莱雅集团的一员,兰蔻秉持着“热爱、创新、追求卓越、责任”等核心价值观。[25] 这一价值观体系体现在其营销和运营的各个层面:
- 赋能女性 (Empowering Women): 兰蔻的使命是“为女性创造无限可能的美丽新世界”,倡导“真正的美丽不仅来自外表,更源于内心的自信与从容”。[24,34] 品牌与国际关怀协会合作的“谱写她的未来”全球扫盲计划,是其赋能女性价值观的有力实践。[37]
- 科技创新 (Innovation): 兰蔻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依托欧莱雅集团的全球三大实验室和超过1400名研究人员,持续在微生物科学、再生科学等前沿领域进行探索,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愉悦性”。[55,63]
- 可持续之美 (Sustainability): 品牌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推出可替换包装、减少资源消耗等方式,履行对环境的责任。[34]
2. 整体社媒表现分析
2.1 兰蔻品牌全平台声量、互动量及NSR趋势
在2025年3月至9月的监测周期内,兰蔻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品牌活力,其声量和互动量呈现出明显的波峰式增长,与核心营销活动紧密关联。整体舆论环境保持高度正面,显示出卓越的口碑管理能力。
2.1.1 微博平台:明星效应引爆声量

微博作为兰蔻声量的主要阵地,呈现出两个显著高峰。4月声量飙升至近167万,互动量超764万,主要由官宣**张凌赫为护肤大使**的营销活动驱动。[4,5] 8月则迎来了互动量的巅峰,达到惊人的1616万,声量也维持在135万的高位,这归功于**七夕节营销**与**“兰蔻超修小黑瓶精华”**的粉丝向推广活动。[4,5] 值得注意的是,兰蔻在微博的NSR(净情感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的极高水平,证明其粉丝基础稳固,口碑管理非常成功。[6]
2.1.2 种草平台:内容种草驱动互动
在种草平台,兰蔻的声量与互动趋势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声量在5月达到峰值(13.3万),与520及618大促预热节点的种草内容集中爆发有关。[7] 而互动量则在4月达到顶峰(327.5万),主要由**“兰蔻水光气垫”**等爆款产品的深度测评和美妆教程驱动,显示出高质量内容对用户互动的强大引爆能力。[8] 该平台的NSR稳定在70%-79%之间,反映了平台用户更倾向于分享真实、客观的体验,内容生态健康。[9]
2.1.3 抖音平台:创意短视频引爆互动

抖音平台充分展示了“低声量,高互动”的特性。4月互动量高达1221万,主要由**“兰蔻520爱你本色礼盒”**相关的剧情化短视频营销引爆,例如“巧妙转移她的注意力弱点”这类内容,通过情侣互动场景引发了广泛共鸣。[10] 8月的互动高峰(1105万)则与七夕节紧密相连,一条“八卦人是怎么练成的#兰蔻七夕唇膏礼盒”的视频互动量就高达240万,展现了热门话题与产品结合的巨大威力。[2,10] 抖音平台的NSR在57%至80%之间波动,整体向好,表明创意内容广受用户欢迎。[11]
2.1.4 微信公众号:官方发布与渠道联动的阵地
微信公众号作为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其声量和互动量主要由线下零售活动驱动。5月的声量(1.3万)和互动量(15.2万)双双登顶,主要得益于各地商场围绕**520和周年庆**展开的促销宣传。[12,13] 同样,8月的互动量次高峰也与七夕节促销活动相关。[13] 微信公众号的NSR维持在76%-91%的高位,反映了官方内容的权威性和用户的积极反馈。[14]
2.2 兰蔻品牌跨平台声量与互动量分布

兰蔻的跨平台战略呈现出清晰的差异化布局。微博是声量的绝对主力,贡献了总声量的83.44%,这主要得益于明星代言所引发的巨大粉丝讨论量。[15] 然而,在互动效率上,抖音则表现出惊人的统治力,以仅5.15%的声量占比,撬动了高达50.32%的总互动量,成为互动转化的核心引擎。[15] 这种“低声量、高互动”的现象,彰显了抖音平台短视频内容在激发用户参与方面的独特优势。种草平台则扮演了声量与互动量承接的重要角色,分别贡献了10.17%的声量和14.73%的互动,是品牌口碑发酵和深度种草的关键阵地。[15] 微信公众号、论坛、哔哩哔哩和知乎等平台虽然占比较小,但在触达特定圈层、发布深度内容方面,构成了品牌内容矩阵的有效补充。
2.3 兰蔻品牌内容类型与情感分布

2.3.1 内容类型分布与互动效率
内容类型分析揭示了兰蔻社媒互动的核心驱动力。虽然“追星文”以81.29%的占比构成了声量的绝对主体,但其互动量贡献仅为18.73%,互动效率相对较低。[15] 相比之下,**“内容营销广告”**和**“生活记录”**类内容展现了惊人的互动效率。前者以不到10%的声量贡献了46.53%的互动量,后者以仅2%的声量贡献了19.87%的互动量。[15] 这充分证明,精心策划的、与用户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高质量内容,是激发用户深度参与和情感共鸣的关键。品牌应在维持明星热度的基础上,加大对高质量PGC和UGC内容的投入与引导。
2.3.2 整体情感倾向分析
兰蔻在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整体情感倾向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态势。数据显示,中性情感占据主导地位,声量占比高达87.48%,这部分内容多为品牌信息发布、产品介绍和粉丝的日常转发,构成了品牌声量的基本盘。[15] 正面情感声量占比为12.1%,主要来源于用户对产品效果的赞誉、对品牌活动的好评以及对代言人的喜爱。[15]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感声量占比仅为0.42%,显示兰蔻在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方面拥有良好的口碑,舆情风险控制得当。[15] 这种积极的舆论环境为品牌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品牌形象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核心营销Campaign拆解
在2025年3月至9月期间,兰蔻策划并执行了一系列多元化的营销活动,有效整合了明星资源、线下体验与文化艺术元素,实现了品牌声量与形象的双重提升。本章将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Campaign进行深度拆解。
3.1 明星大使张凌赫营销Campaign
兰蔻签约青年演员张凌赫作为护肤大使,是本周期内最核心的营销动作。此举旨在借助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强大影响力,为品牌注入活力。 兰蔻围绕张凌赫在微博、抖音、种草平台等多个渠道展开了立体化营销,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定制了差异化内容策略。
3.1.1 微博平台:粉丝经济引爆声量
微博是张凌赫营销的主阵地。数据显示,4月和8月的声量与互动高峰均与张凌赫的营销节点强相关。[40,42] 高互动内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官方物料与粉丝应援结合: 品牌发布的官方海报、视频等内容,通过粉丝后援会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转发和评论,迅速推高话题热度。例如,“#张凌赫兰蔻护肤大使#凝自然之力,让美恒久可续”等文案,将品牌理念与偶像形象深度绑定,被粉丝广泛传播。[39]
- 情感化与生活化内容: 粉丝自发创作的内容,如“侧颜小赫赫好绝”、“无锡水蜜桃”等,将品牌与偶像的个人魅力和生活化标签相结合,增强了内容的亲和力与传播力。[38,68]
互动机制上,微博平台的成功主要依赖于高效的**粉丝组织性应援**和**话题聚合效应**。品牌通过设定核心话题(如`#张凌赫兰蔻护肤大使#`),为粉丝提供了明确的互动焦点,而粉丝则通过“控评”、“刷榜”等方式,将对偶像的支持转化为品牌的巨大声量。
3.1.2 抖音平台:创意内容驱动高互动
抖音平台的内容策略更侧重创意与娱乐性。高互动内容主要围绕偶像个人魅力、事业成就及品牌提供的粉丝福利展开。
- 聚焦偶像魅力: 诸如“完美侧颜”、“西装杀”、“霸总氛围感”等标签的短视频,精准捕捉了粉丝的审美偏好,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获得高互动。[68,70]
- 粉丝福利驱动: 展示“亲签”、“小卡”等稀缺周边福利的内容,有效刺激了粉丝的收藏欲和参与热情,将情感价值转化为购买动力。[69,71]
抖音的互动机制核心在于**情感共鸣**与**福利刺激**。通过视觉化的内容直接触动粉丝情感,并通过提供稀缺福利,激励用户参与互动和分享。
3.1.3 种草平台:PGC与UGC协同深度种草
在种草平台,兰蔻成功实现了专业内容(PGC)与用户内容(UGC)的协同。
- 高质量PGC引爆话题: 4月,一篇由主持人发布的“工作Vlog”,以幕后视角自然植入“水光气垫”产品,并预告将向张凌赫提问粉丝关心的问题,获得了2726次的高互动,实现了产品种草与粉丝固粉的双重目标。[73]
- UGC展现粉丝购买力与忠诚度: 大量粉丝发布的“商务汇总”和“晒单”帖,详细罗列张凌赫的代言,并展示自己的购买记录以示支持,直观体现了“粉丝经济”的强大转化力。[74,75]
种草平台的互动机制在于**专业背书**与**社群认同**的结合。PGC内容提供了专业性和稀缺性,而UGC内容则通过“晒单”等行为强化了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和集体荣誉感。
3.2 线下体验与文化跨界Campaign
除了线上明星营销,兰蔻还通过一系列高格调的线下活动和文化跨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
- “四季绝色化妆室”: 2025年8月在上海举办,该活动以“四季限定唇膏”为核心,设置了色彩测试、AI试妆、红毯级证件照拍摄等六大体验区,并将体验与餐饮、社交分享、促销机制紧密结合,打造了一场可吃、可拍、可带走的五感盛宴,有效拉动了新品声量与销量。[45,65]
- “超修快线巴士”: 2025年9月在长沙、深圳、沈阳多地巡展,通过充满科技感的移动巴士,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护肤咨询和产品试用,将品牌体验直接带到消费者身边,增强了互动性和参与感。[46,62]
- “美之道”艺术跨界: 2025年8月,兰蔻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浦东美术馆合作,赞助“奥赛博物馆”艺术展,并邀请张凌赫担任“特约语音讲解员”。[47,76] 这一举措成功将品牌与高端文化艺术绑定,通过沉浸式体验为品牌注入深厚的人文价值,实现了品牌形象的升维。
- “巴黎玫瑰”艺术合作: 为庆祝品牌90周年,兰蔻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利用AI与火药艺术创作《巴黎玫瑰》,并推出“美绽繁花限定”系列。[48,64] 这一活动以“破冰绽放”为核心概念,通过前沿艺术形式,传递了新生与希望的美好祝愿,缔造了深刻的品牌记忆。
3.3 新品推广与渠道创新Campaign
在新品推广方面,兰蔻同样展现了其创新能力。2025年七夕前夕,兰蔻与电商平台合作,为新品小黑瓶“滤镜水”打造了一场创新的**梯媒营销**。[49] 该活动通过DMP数据池精准圈选目标人群,并业界首创地在电梯智能屏广告中加入了**NFC“碰一碰”**功能,用户只需用手机轻触即可领取小样,极大地降低了参与门槛。[59] 配合电商平台的物流体系,实现了从线下触达到线上领样再到配送上门的无缝衔接。数据显示,该活动成功触达超200万新客,转化峰值超60%,为美妆新品的冷启动提供了品效合一的范例。[59]
4. 竞品分析与行业对标
4.1 竞品选择与市场定位
在竞争激烈的高端美妆市场,兰蔻面临着来自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和迪奥(Dior)等国际巨头的直接竞争。这三大品牌在市场定位、目标客群(25-40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成熟女性)和核心产品价格带(500-1500元)上高度重合,构成了行业内的核心竞争三角。[84,90]
- 雅诗兰黛 (Estée Lauder): 作为美国高端美妆的代表,雅诗兰黛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经典的“小棕瓶”修护系列闻名,与兰蔻的“小黑瓶”系列形成直接对标。[63]
- 迪奥 (Dior): 源自法国的顶级奢侈品牌,其美妆线不仅继承了时装的高定基因,产品设计时尚前卫,更通过强大的明星矩阵和内容营销,在年轻消费者中拥有极高声望。[85]
4.2 竞品内容矩阵与达人营销策略对比
兰蔻及其竞品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布局各有侧重,反映了其不同的营销哲学。
平台 | 兰蔻 (Lancôme) | 雅诗兰黛 (Estée Lauder) | 迪奥 (Dior) |
---|---|---|---|
种草平台 | 偏好视频笔记,视觉冲击力强,易产出爆款(如“极光水”)。[52] 与KOL合作注重真实体验分享,复投率高。[60] | 偏好图文笔记,内容侧重产品测评、成分分析。[51] 营销预算中高达75%投向影响者营销。[82] | 以美妆线作为入门产品,价格相对亲民,吸引年轻用户。[88] 内容强调时尚感与潮流趋势。 |
微信公众号 | 作为官方信息枢纽,发布品牌活动、新品信息,并通过小程序进行私域运营和销售转化。[80,89] | 利用优雅大图进行新品展示,广告外层设计精美,有效提升点击率。[83] | 擅长品牌故事叙事,通过链接和小程序串联品牌历史,打造深度内容体验。[86,87] |
抖音 | 以创意剧情短视频为核心,将产品融入生活场景,互动效率极高。 | 通过“品效合一”的策略,利用云图能力优化人群定向,并配合抖店实现站内闭环转化。[66] | 最早入驻抖音的奢侈品牌之一,内容强调品牌调性,直接链接官网,注重品牌形象展示。[88] |
达人策略 | 与拥有不同粉丝基数的KOL合作,注重专业性和品牌调性契合度。[53,61] | 极其重视KOL营销,预算投入巨大,偏好垂直和中腰部KOL,注重粉丝画像匹配。[82,92] | 强大的明星大使矩阵(如迪丽热巴),通过明星莅临直播间、APP开屏等方式进行强力预热和曝光。[45,79] |
4.3 兰蔻与竞品社媒表现对比
虽然无法获取竞品的实时内部数据,但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报告,可以对三者的社媒表现进行定性评估。兰蔻凭借**明星效应**在声量上占据优势,特别是在微博平台。然而,迪奥和雅诗兰黛在**互动效率**和**内容创新**上同样表现出色。迪奥通过强大的明星阵容和时尚内容,在抖音和微博上持续制造热门话题[45];雅诗兰黛则通过对KOL营销的巨额投入和精细化运营,在种草平台和微信生态中建立了稳固的用户基础和转化路径[82]。
在**市场份额**层面,兰蔻、雅诗兰黛、迪奥常年位居中国高端美妆市场前列[90]。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和消费者对“功效护肤”需求的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91]。兰蔻需要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持续在产品研发和营销创新上投入,以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5. 总结与建议
5.1 兰蔻品牌社媒表现总结
在2025年上半年,兰蔻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整体表现积极,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亮点 (Highlights)
- 明星代言效应显著: 通过与张凌赫的深度合作,在微博、抖音、种草平台等关键渠道实现了声量与互动量的双重爆发。
- 内容营销策略优化: PGC(专业生产内容)的互动效率大幅提升,品牌成功实现了从依赖粉丝自发应援到主动策划高互动内容的战略转型。
- 品牌调性深度挖掘: 通过与国家级博物馆、当代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成功为品牌注入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提升了品牌格调。
- 舆论环境健康: 整体NSR(净情感率)维持在极高水平,显示出卓越的品牌口碑和用户情感基础。[6]
总而言之,兰蔻在2025年上半年的社媒营销表现可圈可点,成功借助明星代言和多元化Campaign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参与度。然而,品牌仍需在内容质量、互动效率和平台协同等方面持续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5.2 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兰蔻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用户参与度和市场竞争力,特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5.2.1 优化明星代言人内容策略
在保持明星热度的同时,兰蔻需要更精准地衡量粉丝互动的质量,而非仅仅追求数量。 尤其是在微博平台,应减少对同质化“追星文”的依赖,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内容营销广告的互动效率:
- 提升视觉内容质量: 制作更高质量的明星代言视频和图片,可借鉴行业优秀案例,将声音和视觉效果完美结合,通过精美的画面和高级的质感提升内容的吸引力。[50]
- 创新互动形式: 设计更具吸引力的互动环节,如明星直播、粉丝问答、幕后花絮等,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 深度结合产品功效: 将产品卖点与明星形象、品牌理念巧妙结合,让粉丝在欣赏偶像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兰蔻的产品。
- 数据驱动的内容优化: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测不同类型互动的转化效果(如深度评论、产品测评、购买晒单),优化内容引导策略,将粉丝热情转化为更具商业价值的互动。[54]
5.2.2 加强多平台内容矩阵协同
兰蔻应持续优化其多平台内容矩阵,在微博巩固明星声量,在抖音和种草平台深挖产品种草和情感共鸣,在微信公众号强化O2O转化,实现全域流量覆盖和转化。
- 微博: 在巩固明星声量的同时,可借鉴竞品策略,推出更多品牌故事和深度内容,提升互动质量。[81]
- 抖音: 持续推出创意短视频和剧情内容,将产品融入生活场景,引发用户共鸣。同时,可尝试与抖音电商合作,开辟直播带货渠道,直接促进销售转化。
- 种草平台: 注重真实用户体验的分享和口碑传播,鼓励KOL/KOC创作高质量的测评和种草内容。可考虑采用“金字塔式”投放模型,以腰部达人为主,实现品效转化。[61]
- 微信公众号: 强化私域运营,可借鉴游戏化用户留存策略,如领养虚拟宠物、每日签到等,提升用户粘性。[89] 同时,结合线下门店促销活动,发布深度内容,提升用户忠诚度和复购率。
5.2.3 持续深化品牌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格调和文化品位,吸引更广泛的高端用户群体,建议兰蔻持续投入文化艺术类跨界合作,将美妆与时尚、艺术、科技等领域融合,打造更具话题性和创新性的营销Campaign。
- 赞助艺术展览: 与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合作举办展览,将品牌元素融入艺术作品,提升品牌文化品位。
- 支持青年艺术家: 设立艺术基金,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展现品牌对艺术的关注和支持。
- 推出联名艺术产品: 与艺术家合作设计限量版产品,将艺术元素融入产品包装和设计,提升产品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56]
5.2.4 提升营销活动转化效率
针对低互动效率的“追星文”,可尝试引入更多产品体验、使用教学、幕后花絮等内容,提高粉丝的参与深度和质量,从而将巨大的声量转化为更有效的互动和销售转化。
- 创新互动方式: 在微博平台,可以通过发起#兰蔻仿妆大赛#、#明星同款好物#等话题活动,鼓励粉丝参与互动,分享使用心得和购买体验。
- 优化落地页设计: 在抖音和种草平台,优化落地页设计,突出产品卖点和优惠信息,简化购买流程,提升转化率。
- 引入创新技术: 借鉴与电商平台合作的“小黑瓶滤镜水”梯媒营销Campaign的经验,引入NFC“碰一碰”等创新技术,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提升线上线下转化链路的效率。[49]
完整报告链接:https://index.datastory.com.cn/social-research/share/_W7s53Ri_N0dXLQ0TRi0rg/18
本报告由数说Social Research生成,如您也有这类报告需求,快来体验数说Social Research吧,注册即送免费体验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