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指数
活动中心
消息订阅
帮助中心
关注公众号
联系客服
资讯中心
资讯详情

《无限大》社媒舆情分析报告:玩法预告引爆期待与争议

无限大
网易游戏
二次元游戏
发布
276

报告机构:Social Research | 报告日期:2025年9月25日

完整报告链接:https://index.datastory.com.cn/social-research/share/38EkxHhuGYQIs7dAJTVkNg/18

报告由数说Social Research生成,如您也有这类报告需求,快体验数说Social Research吧,注册即送免费体验额度!

 

1. 摘要

本报告旨在深度剖析网易旗下都市开放世界RPG游戏《无限大》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表现与用户观点。分析显示,游戏于2025年9月23日发布的全新玩法预告片是引爆社媒热度的核心驱动力,声量及互动量于当日达到近六个月峰值,尤其在抖音和Bilibili等视频平台反响强烈。

玩家观点呈现高度复杂性:一方面,对游戏融合多种3A大作元素的“缝合”玩法、高品质的画面表现和宏大的都市世界观抱有极高期待[17];另一方面,也对玩法的原创性、移动端优化,以及能否兑现宣传承诺(即“画饼”风险)表达了深度担忧[15]。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官方透露将采用“纯外观付费”模式,但大量用户基于对厂商过往运营策略的认知,对此持普遍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这构成了游戏口碑的最大潜在风险。[39]

2. 引言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赛道,网易旗下Naked Rain工作室研发的《无限大》自公布以来便备受瞩目。2025年9月下旬,该游戏在长时间沉寂后发布了重磅玩法预告片,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讨论热潮,成为行业与玩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无限大》凭借其独特的都市题材、宣称的高自由度玩法及精美的视觉呈现,成功吸引了大量潜在用户的目光。然而,高关注度也带来了严苛的审视。本报告将基于2025年3月至9月的社媒数据,重点分析此次预告片发布后的舆论动态,旨在量化评估其市场热度,洞察用户情感倾向,并挖掘其背后潜藏的机遇与挑战,为游戏后续的市场策略提供数据参考。

 

3. 研究背景与方法

3.1 游戏概述

《无限大》(Ananta),曾用开发代号《代号:无限大》(Project Mugen),是由网易雷火事业群旗下Naked Rain工作室研发的一款都市题材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RPG)。[29,30] 游戏已于2024年12月获得版号,计划登陆PS5、PC、iOS、Android及云端平台,实现了多平台覆盖,但具体上线时间尚未公布。[27,28] 技术层面,游戏采用Unity引擎开发,并宣布支持NVIDIA的DLSS 4及光线追踪技术,预示着其在PC端将拥有顶级的画面表现力。[24,31]

游戏的核心设定围绕高自由度的都市探索与多重角色扮演展开。玩家将扮演“混厄对策局”的王牌调查员,代号“无限扳机”,在新启都市中探索,结识伙伴,并应对各种异常现象。[34,30] 游戏的一大特色是允许玩家扮演团队中如局长、富豪、黑客等不同身份的角色,体验各自的生活与任务,旨在为玩家打造“第二人生”的沉浸感。[21,32]

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微博、抖音、Bilibili三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时间跨度为2025年3月25日至2025年9月25日,并重点分析了9月23日玩法预告发布后的舆论高峰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 声量与互动量趋势分析: 通过统计各平台相关内容的提及数(声量)与互动数(点赞、评论、转发等),评估社媒热度的变化趋势。
  • 净情感度(NSR)分析: 运用NSR = (正面帖数 - 负面帖数) / (正面帖数 + 负面帖数) × 100% 公式,量化用户整体情感倾向。[3]
  • 关键词与主题聚类: 提取用户评论中的高频词汇与热门话题,识别用户的核心关注点。
  • 定性内容分析: 深入解读具有代表性的PGC(专业生产内容)与UGC(用户生产内容)文本,挖掘观点背后的深层原因。

 

4. 游戏内容深度解析

4.1 世界观与核心设定

《无限大》构建了一个名为“新启都市”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玩家将在此扮演“混厄对策局”的新任队长,代号“无限扳机”,应对名为“混厄”的超自然灾害。[32,34] 游戏的核心设定突破了传统单主角叙事,引入了多角色扮演系统。玩家可以体验包括局长、富豪、黑客在内的多种身份,每个角色都有独立的生活、任务线和所属势力(如巡卫署、犬魔社等),旨在提供一个高度沉浸的“第二人生”体验。[32,42] 游戏中最具创新性的设定之一是引入了“社交媒体”作为核心玩法机制,玩家需要通过成为“网红”来提升影响力,进而推动任务和剧情发展,这一设计巧妙地将现实世界的社交逻辑融入游戏世界。[35,42]

4.2 实机演示与玩法亮点:“缝合”的艺术

2025年9月23日发布的7分钟玩法预告片,全方位展示了《无限大》极具野心的玩法融合,被用户和媒体广泛戏称为“缝合怪”[23] 这种“缝合”并非贬义,而是对其内容丰富度的直观描述。

  • 立体机动与探索: 游戏展示了类似《漫威蜘蛛侠》的钩锁摆荡系统,允许玩家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进行高速、立体的穿梭探索。[35,47] 此外,翼装飞行、海上快艇等多种载具也极大地丰富了探索维度。[15]
  • 多角色切换系统: 游戏摒弃了传统二游的“原地切人”小队模式,采用了类似《GTA5》的无缝角色切换机制。当玩家切换角色时,镜头会平滑过渡到城市另一处正在进行自己生活的另一名角色身上,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的真实感和角色的独立性。[2,26]
  • 多元化战斗体验: 战斗系统融合了多种动作游戏元素,既有类似《热血无赖》或《如龙》的街头格斗,也有枪械射击。[35,37] 玩家还可以利用场景中的轮胎、垃圾桶等物品与敌人互动,战斗方式灵活多变。[33]
  • 丰富的都市生活: 预告片中还包含了驾驶跑车、参与飞车竞赛、在俱乐部狂欢等都市生活模拟元素,进一步强化了开放世界的沉浸感。[22,33]

一位抖音用户精辟地总结道:“蜘蛛侠、GTA、看门狗、如龙,好像什么玩法都沾点。‘画饼无限大’之‘玩法无限缝’?缝不缝的无所谓。[1] 这代表了多数玩家的心声:只要能将这些玩法优秀地融合,提供极致的自由体验,所谓的“缝合”反而会成为其最大的卖点。

4.3 技术支持与画面表现

《无限大》在视觉呈现上获得了玩家的普遍好评。游戏采用了独特的二次元美术风格,并借助Unity引擎的强大功能,打造出细节丰富的城市场景与生动逼真的光影效果。[31,33] 许多用户在观看预告片后发出了“这真的是我能免费玩到的游戏吗?”的惊叹,甚至海外主播也直呼“真的能有这样的二次元游戏吗!”,足见其画面表现的冲击力。[15,18]

技术层面,游戏宣布将支持NVIDIA的DLSS 4和光线追踪技术,这意味着在高端PC平台上,玩家将能体验到接近电影级的画质和流畅的游戏帧率。[24,25] 这一技术合作不仅是网易技术实力的展示,也为PC玩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预示着《无限大》将提供不妥协的高品质PC端体验。

 

5. 社媒热度与传播趋势分析

5.1 整体声量与互动量趋势

在近六个月的监测期内,《无限大》的社媒热度在2025年9月之前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低位,但在9月23日玩法预告发布后,声量与互动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监测期内的顶峰。

  • 声量分析: 游戏总声量在9月前维持在每月30-36的水平,但在9月激增至139,增长近4倍。[5,6,7]
  • 互动量分析:总互动量在9月达到了惊人的24,533,远超此前任何月份。其中,抖音和Bilibili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长,互动量分别达到15,660和8,312。[8,9]
  • 早期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在3月曾出现一个4,176的互动高峰,但这主要由一条关于网易高层任命并提及游戏全球预约人数的新闻驱动,而非游戏内容本身。

数据明确指出,2025年9月23日的玩法预告是《无限大》社媒热度从平稳期进入爆发期的关键引爆点,成功将潜在用户的关注转化为实际的讨论与互动。

5.2 平台声量与互动量分布

在分析周期内,不同社交平台在《无限大》的舆论场中扮演了差异化的角色。微博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而抖音和Bilibili则是用户互动和深度讨论的核心平台。

  • 微博: 贡献了55.3%的最高声量,是信息扩散的核心渠道。然而,其互动量占比仅为26.0%,显示用户在微博上更多是浏览信息而非深度参与讨论。[10]
  • 抖音: 以35.5%的声量占比,贡献了高达51.2%的互动量,是用户互动最活跃的平台。这得益于其短视频形式能直观展示游戏玩法,激发用户的点赞和评论热情。[10]
  • 哔哩哔哩: 声量占比最低(9.1%),但互动量占比达到22.9%。作为核心游戏社区,Bilibili的用户讨论更具深度,UP主创作的Reaction视频和分析内容有效带动了社区互动。[10]

 

6. 用户观点与情感倾向洞察

6.1 总体情感倾向分析

尽管《无限大》在9月获得了巨大的社媒曝光,但用户的情感倾向并非一边倒的积极,而是呈现出期待与担忧并存的复杂局面。自动化NSR(净情感度)数据显示,整体情绪偏向中性,但这背后隐藏着玩家的深度观望与潜在疑虑。

从互动量的情感分布来看,中性内容占据了85.1%,正面内容占14.7%,负面内容仅占0.2%。[11] 这种结构表明,大多数用户在现阶段持观望态度,他们既被游戏展示的潜力所吸引,也在等待更多信息来验证开发商的承诺。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平台的NSR值在9月声量暴涨时反而下降至14%,这说明大量讨论中包含了对优化、配置等问题的担忧,稀释了纯粹的正面情绪。[4]

6.2 用户核心关注点与主题聚类

通过对大量用户评论和帖子的分析,我们归纳出以下几个核心关注点:

6.2.1 玩法融合与创新(“缝合怪”现象)

这是讨论最激烈的话题。“缝合怪”一词频繁出现,但其含义复杂,兼具褒贬。

“《无限大》确实非常的顶。蜘蛛侠、GTA、看门狗、如龙.。好像什么玩法都沾点。“画饼无限大”之“玩法无限缝”?。缝不缝的无所谓”[1]

  • 正面期待: 许多玩家对游戏融合多种玩法的野心表示赞赏,认为这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有望“击穿都市开放世界赛道”。
  • 负面担忧: 另一些玩家则质疑其原创性,担心游戏过于“贪大求全”,最终可能导致“样样通,样样松”,且对移动端能否承载如此复杂玩法表示怀疑。[15]

6.2.2 画面品质与技术力评价

玩家普遍对预告片展示的高品质画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二次元品类中树立了新标杆。 然而,这种惊艳也伴随着对优化和硬件配置的强烈担忧。

“这么猛的画面水平:手机能得住吗?。就怕到时候手机端的优化。拖了电脑端的后腿。公测再来个优化暴雷。”[15]

有用户注意到线下试玩配置要求最低为3060显卡,这加剧了玩家对游戏硬件门槛过高的担忧。

6.2.3 商业模式与付费机制担忧

商业模式是玩家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尽管有制作人透露游戏将采用“纯外观付费”模式,放弃传统的角色抽卡,但这并未完全打消玩家的疑虑。[36]

“网易的游戏我会选择爽玩一个月,然后退坑[doge]”[38]

许多玩家基于对厂商过往运营历史的印象,对此承诺持怀疑态度,担心会出现变相的“逼氪”或高价外观。 一位用户评论道:“我相信网易的游戏质量(?),但不信网易的运营[doge]”,这精准地概括了玩家的矛盾心态。[39]

6.2.4 运营策略与品牌信任挑战

对厂商运营策略的不信任感,是影响玩家期待值的关键因素。部分玩家批评其营销手段,认为存在蹭《原神》等竞品热度的行为。 这种品牌信任的缺失,使得《无限大》即使展现出高品质,也依然需要面对玩家更为严苛的审视。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无限大》通过2025年9月23日的玩法预告,成功地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了一次声量与互动量的双重爆发,确立了其作为市场高度关注的潜力新作地位。然而,舆论并非一边倒的赞誉,而是呈现出一种“高期待与深层不信任并存”的复杂局面。玩家对其融合多种玩法的“缝合”模式、顶级的画面表现抱有极大兴趣,但同时也对其原创性、最终实现度(“画饼”风险)、移动端优化以及厂商的运营和商业模式(特别是“纯外观付费”承诺的真实性)表达了普遍的担忧与质疑。网易的品牌历史在本次舆论中扮演了双刃剑的角色:一方面是技术实力的保证,另一方面则是运营口碑的负资产。

7.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机遇
兑现“画饼”承诺: 将预告片中展示的宏大且复杂的玩法系统完美落地,避免“眼高手低”。 赛道创新潜力: 在同质化严重的二次元开放世界市场,其独特的都市题材和“集大成”玩法有望成为破局者。
移动端优化难题: 在保证高画质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移动端设备的性能瓶颈,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15] 全球市场潜力: 游戏预告片在海外也获得了积极反响,具备成为全球爆款的潜力。[16,18]
重建品牌信任: 克服玩家对厂商过往运营策略的负面“刻板印象”,是赢得长期口碑的核心挑战。 商业模式革新: 若能真正落实公平的“纯外观付费”模式,将极大迎合当前玩家需求,建立良好口碑。

7.3 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无限大》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 产品开发层面:
    • 聚焦核心体验打磨: 在追求玩法广度的同时,必须保证核心玩法的深度与流畅性,避免“大杂烩”感。应优先打磨一到两个核心循环,作为游戏的基础体验保障。
    • 将优化置于最高优先级: 立即启动并持续进行多平台,特别是移动端的性能优化测试,并定期向玩家公布优化进展,以缓解社群的核心焦虑。
  2. 市场宣发层面:
    • 保持透明沟通: 建立常态化的开发者沟通渠道(如开发日志、Q&A),坦诚布公地回应玩家对“画饼”、优化、付费模式等敏感问题的疑虑,将“画饼”过程透明化。
    • 以实机内容回应质疑: 后续宣发应减少CG动画比例,更多地采用无剪辑、长镜头的实机演示来展示游戏真实面貌,逐步打消玩家的“预告诈骗”担忧。
  3. 运营策略层面:
    • 明确并坚守商业模式: 尽快公布“纯外观付费”的具体细则,明确付费点、价格区间及获取方式,用实际行动和制度设计来证明其公平性,重塑玩家信任。
    • 构建健康的社群生态: 积极引导社区讨论,正视负面反馈,将玩家的批评视为改进的动力。通过良性互动,将潜在的“黑粉”转化为核心的“建议者”。

 


 

完整报告链接:https://index.datastory.com.cn/social-research/share/38EkxHhuGYQIs7dAJTVkNg/18

报告由数说Social Research生成,如您也有这类报告需求,快体验数说Social Research吧,注册即送免费体验额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咨询
客服咨询
工信部粤ICP备15073179号Copyright © 2025 广州数说故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